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,妥善处理学生因心理问题出现的突发?;榭龆晕ばT鞍踩榷?、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现实意义。现结合自身处理心理困难学生高危突发事件的经历和本次学习,浅谈一些个人的思考。
一、心理育人的重要性
心理育人是高校辅导员职责的重要组成部分,随着大学生心理问题日趋凸显,辅导员及时干预处理心理危机情况显得尤为重要,这关系到学校的安全稳定和学生的健康成长。
二、危机事件处理过程
当心理困难学生出现突发情况时,高校辅导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处理此突发情况。
1.落实重大事件报告制度。当?;录⑸?,辅导员老师需要将此情况报告学院领导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,连同寝室管理员、保卫处工作人员、学生的室友,一起对当事学生进行劝说沟通,做好学生思想工作,同时辅导员要及时联系学生家长反馈情况。
2.迅速反应。及时带领学生到校心理咨询中心接受心理疏导,进行诊断,听取专业老师的意见和建议,必要时送往医院进行专业系统治疗。
3.再次向院系领导报告情况,积极响应心理咨询中心建议,护送学生前往医院进行治疗,若情况较为严重需要住院接受系统治疗,要帮助学生办理住院手续,安排学生住院。
4.及时通过电话联系家长,向家长反映学生目前情况及学校拟采取的措施,要求家长尽快赶往医院,了解实际情况,并配合医院进行病情干预和治疗。
5.该生住院期间,辅导员要定期与学生及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,做好学生心理安抚工作,安排学生处理因该生住院不能完成的相关日常事宜,消除该生后顾之忧。同时要求家长对该生多进行干预和关怀。
6.学生经过治疗离院返校后,将学生纳入重点关注学生群体中,建档造册,定期谈心谈话,给予关心和关怀,督促其按时用药,持续跟踪观察其动态。
三、反思工作经验
1.提高工作敏感度,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学习
对学生心理、行为出现异常的情况要高度重视,及早发现,及早干预,避免事态变得严重,可以通过不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来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实践。
2.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
严格落实重大情况第一时间上报制度,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,努力构建“辅导员-班干部-寝室长”心理异常立体督查制度,对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心理信息员开展多样化培训,指导学生认真学习心理健康及心理咨询知识,积极参加校内心理健康知识培训,引导学生提高工作责任心,增强工作队伍对常见心理问题的辨别与处理能力。
3.完善学生信息台账,针对性开展工作
要不断更新完善学生个人家庭、学习、生活的基本信息情况。针对存在心理、家庭、生活困难等问题的特殊群体学生单独备案,便于将来重点关注和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。强化台账管理,严格落实“一人一档,一生一策”,定期研判情况,针对性开展工作,持续跟踪关注心理异常学生动向,及时沟通谈心,了解学生目前学习、内心活动等状况,加强心理疏导,帮助其树立信心,释放压力,并督促提醒其积极配合治疗。
4.加强谈心沟通,掌握学生性格特点
关心关爱心理困难学生,针对所带班级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群体,逐一谈心谈话,加强寝室巡查,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生活、心理波动情况,深入学生群体,及时处理特殊情况,掌握学生平时在校生活起居及性格特点,给他们温暖,帮助学生释放出自己的压力,消除不良情绪。
5.与家长保持沟通与协调,加强家校协同育人
通过电话联系或家长到校交流等多种方式,向家长定期反映学生在校状况,同时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及其在家表现。指导家庭对策,让家长与学生保持沟通交流,做好学生家庭教育辅导工作,对学生的进步要给予及时的鼓励,对学生居家学习给予关怀与支持。通过学生、辅导员、家长三方联动,努力发挥家校协同育人功效。
(作者单位:武汉生物工程学院)